糖画制作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糖画」吗?糖画是一种以糖为原材料进行作画的传统民间老手艺工具为一勺一铲糖料则由红糖、白糖加上少许饴糖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当熬到可以牵丝时就可以用来浇铸造型制作了00:35糖画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它的原料只有糖,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但是有很高的的技术要求。老手艺人在绘制造型时,糖画师傅通常用小汤勺舀起融化了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这时糖画师傅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健,也是糖画的复杂之处,待定型时,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一个“艺术品”就完成啦!小时候的我们,最喜欢挤在人群里围观制作糖画,一尾鱼,一朵花,每当完成,总是有惊叹声,然后看着别人心满意足地离去,眼睛里面全是羡慕。糖画最常见的图案是十二生肖,虫鱼花鸟、飞禽走兽,转动竹箭,当箭头指向什么图案,便选定了什么样的图案,有种命运的意味。滑动查看中国糖画不过,大部分孩子都喜欢根据自己的属相来选,那时候孩子们最喜欢齐天大圣图案的糖画,大圣那嚣张的模样我至今还记得。最早关于糖画的记忆,是小时候和家人去公园玩时,总能看见一个手艺人在路边画糖,觉得新奇又好玩,糖人师傅在细心画着图案,孩子们在摊子旁打闹,空气中都是甜味儿。关于糖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相传唐代四川大诗人陈子昂在家乡时,很喜欢吃黄糖(蔗糖),不过他的吃法却与众不同,他首先将糖融化,在清洁光滑的桌面上倒铸成各种小动物及各种花卉图案,待凝固后拿在手上,一边赏玩一边食用,自觉雅趣脱俗。后来他到京城长安游学求官,闲来无事时,便用从家乡带去的黄糖如法炮制,以度闲暇。有一天,正好被宫中的小太子瞧见,小太子一见陈子昂手中的小动物便吵着要。太监问明这些小动物是用糖做的时,便要了几个给太子吃,谁知回宫后小太子很快将糖吃完了,然后哭闹着还要,这就惊动了皇上,太监只好如实回禀。皇上听完原委,立即下诏宣陈子昂进宫,并要他当场表演。陈子昂便将带去的黄糖融化,用勺子舀糖浆在光洁的桌面上画了一枚铜钱,又用一支竹筷粘上送到小太子手中,小太子立即破啼为笑。皇上龙颜大悦,陈子昂也因此得到升迁,官至右拾遗。从此,糖画艺术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并形成川、鲁两大风格不同的流派。民间手艺糖画的魅力在于纯手工制作,做画的人是没有手稿的,讲究一气呵成。简单的味道与复杂的手上功夫,萌生出一种反差的美感。一件件都像极了漂亮的装饰品,让人不忍吃掉。用舌尖轻轻舔一下,甜丝丝的,白糖混合着红糖的清香萦绕在口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流水线上生产的糖果绚丽多彩,口味丰富,造型各异的糖果让现代人赏心悦目,人们对简单的甜早已不满足。这些年已极少在街市碰见做糖画的手艺人,偶尔会在一些大节日里遇到,比如春节的时候,公园那边就会有老师傅过来摆摊,此外就很难再吃到这种糖了。在日益繁华的城市里糖画这种手艺也渐渐消失了旧时记忆里的甜也随着年岁渐长而被遗忘在那时间的长河里如今,也只能偶尔在街边遇到画糖的老师傅了来源:应城在线编辑:陆梦阳编审:吕湘出品:孝感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8399.html |